close

  糧農組織將強化與中國在抗饑餓事業中的合作
   ——專訪聯合國糧農組織駐中國代表
      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(記者 於文靜)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。今年全球糧食產量形勢如何?中國糧食安全面臨哪些挑戰?如何看待“中國糧食威脅論”?轉基因技術是“救命稻草”嗎?日前,新華社記者就糧食領域熱點問題專訪了聯合國糧農組織駐中國·朝鮮·蒙古代表伯希·米西卡。
      “中國是貢獻者,不是威脅”
      問:今年全球糧食產量形勢如何?
      答:今年全球穀物產量預計為25.23億噸,除去消費量,到2014年底世界糧食庫存將超過6.275億噸,是15年來最高水平。豐收和充足的庫存有利於穩定糧價,糧農組織糧價指數顯示,糧價已連續6個月下降。
      問:如何看待中國糧食安全問題和“中國糧食威脅論”?
      答:中國糧食產量實現十連增,在糧食數量和獲取方面已經不是問題,值得關註的是質量安全,以及人們傾向高熱量飲食造成營養失衡問題。同時,農業生態環境亟待恢復,每年有700億斤糧食在存儲、運輸、加工等環節被損失,都是影響糧食安全的因素。
      關於糧食威脅論,一方面,中國用不到世界10%的耕地,6%的淡水資源養活了世界20%的人口,是對世界的貢獻;另一方面,假設中國糧食生產出問題,需大量從市場買糧,必將對世界糧食市場會產生震動。
      中國是不是威脅,我認為要看幾個問題:中國是否在世界市場傾銷糧食?是否在國外尤其是非洲國家大片買地?是否在主動獲取他國的農作物和動物基因專利?中國是否通過跨國種子公司大量收購非洲本土種子公司?是否在增加對非洲的農業技術和資金援助?只有最後一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,其他都是否定的。所以我認為中國是貢獻者,而不是世界糧食安全的威脅。
      “經檢測的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”
      問:大家很關心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,糧農組織的態度如何?
      答:糧農組織認為基因工程在提高產量和生產力方面有潛力。一些國家已在通過轉基因技術來提高糧食產量,包括生產含鐵和維生素A的大米,開發用於人和動物的傳染病疫苗等。
      我們也註意到人們對生物技術潛在風險的擔憂,包括對人和動物健康以及環境的影響。糧農組織支持基於科學的、能夠客觀評價轉基因食品的優勢和風險的評估體系。認真監測轉基因產品及其生產過程在推出之後的影響也很有必要,這樣才能確保對人類、動物和環境的持續安全。
      總體來說,經過嚴格、科學檢測的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,但是要確保公眾的知情權和選擇權。
      中國在轉基因問題上,尚未批准轉基因主糧的商業化種植,致力在轉基因研究領域保持領先,我認為是智慧的。
      糧食需求攀升呼喚更多科技創新
      問:近日,中國袁隆平院士領銜培育的超級稻畝產量突破1000公斤,您如何評價?
      答:這是了不起的成就。過去十年,中國糧食單產畝均提高約70公斤,對糧食生產的貢獻率超過70%。
      預計未來中國每年可能增加700萬人口,到2020年中國糧食需求將達到7億噸,比去年產量增加1億噸;同時,耕地在不斷減少,這就要求走科技興農的道路,挖掘潛力、提高單產。
      糧農組織自1982年在中國設立辦事處以來,在中國實施了超過400個農業發展項目,總投資超過2億美元,在農業技術方面有諸多合作,今後將與中國在食品安全、生態農業、防災減災技術等方面深化合作。
  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5日會訪問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,這是糧農組織與中國幾十年卓有成效合作的里程碑,將開啟雙方在抗擊饑餓事業中的新篇章。    (原標題:專訪:糧農組織將強化與中國在抗饑餓事業中的合作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a10eacsz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